在微信朋友圈骂人被罚千元?注意!这些内容别发

微信作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朋友圈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点滴、心情随想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由于其公开性,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发侵权。

日前,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因当事人在朋友圈骂人最终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子。

1 男子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在微信朋友圈骂人被罚千元?注意!这些内容别发
微信解封平台

法官:构成名誉侵权

据悉,柳某与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微信应用程序中以微信号为“p*****91*”、微信名为“皮××”的个人账号朋友圈中发表言论,称柳某“破坏了别人家庭就该夹起尾巴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到头来当小三,真是给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哪个都没屏蔽,随便看,敢做就堵不住让人说!”同时配有柳某照片一张。1月30日,皮某又在其个人账号朋友圈中发表相关文字并配图。

当天,柳某委托律师向皮某发出律师函,要求皮某删除针对柳某的所有不当言论,并在微信平台公开发布道歉信息。皮某收到律师函后,删除了自己于1月28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但双方就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柳某诉至合川法院。

合川法院经审理认为,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导致柳某名誉受到损害。皮某的行为已构成名誉侵权行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皮某发表言论的范围仅限个人朋友圈,且及时删除1月28日的评论,对柳某名誉的影响力有限。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判决皮某立即删除1月30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所发布的针对柳某的不当言论,并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内容由法院审定)。

承办法官称,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应用,个人言论自由的时空范围已被极大地拓展。新媒体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矛盾、新问题。在自媒体平台上,言论超出应有界限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社交参与者在网络发表言论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文明有度地发表言论,切勿逾越言论自由的界限。

如今微信使用频繁,我们日常使用时,免不了发几条朋友圈。但是,什么内容可以发、什么东西不能发,你应该有所了解!

2 这些内容一定不能发!

1、谣言

在未掌握真实情况前,一定不可盲目散布、转发谣言。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

2、骂人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是我们的“日记本”,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开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里骂人,那可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的。严重时,甚至构成违法行为。

3 这些少在朋友圈晒!

很多人喜欢随手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不少人没意识到,这些行为会间接泄露了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1、身份信息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尽量不要“晒”。

2、具体位置

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3、孩子照片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家长晒孩子照片时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的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等信息发布在网上;或者限制一下分享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只分享给亲人看。

除了孩子的照片,全家福也尽量少发布在朋友圈上。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

4 安全小贴士

在这里,小编再告诉你一些小方法,营造一个安全的“朋友圈”:

1、关闭“附近的人”的功能,让别人难以定位你的位置信息;

2、关闭“通过QQ号、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功能,慎加陌生人,加好友时最好面对面;

3、关闭“隐私”中的“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功能,不给陌生人偷窥自己信息的机会。

发布者:微信解封平台,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yiw.com/885.html

(0)
微信解封平台的头像微信解封平台
上一篇 2023年1月18日 下午6:05:47
下一篇 2023年1月20日 下午8:53:08

相关推荐

  • 微信绑定银行卡,这几个设置必须打开,不然钱少了都不知道

      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会选择用微信支付,所以在微信上,几乎每个人都绑定了银行卡,毕竟绑了银行卡提现转账都十分的方便,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在微信绑定了银行卡的话,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开通这些功能,如果没有关闭这些设置的话,可能无缘无故的少钱哦!   1、微信自动扣费   很多互联网付费会员在开通时候都会引导你进行自动续费然后优惠多少钱,随后你可能会忘记关闭自动续费功…

    2023年5月30日
    2820
  • 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区别在哪?虽然都是付钱,但是“弯弯绕”太多

    目前,我们上街购物,即使不带钱包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好了,这是依托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便捷导致的!作为互联网络领域的老大,马云和马化腾也占据了支付领域的半壁江山,微信和支付宝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基本上也是我们平时付款用的最多的平台。不过这两者的却别在于,支付宝就是一个理财支付的专属软件,但是微信一开始是做聊天软件的,后来加入了支付功能! 目前微信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将近…

    2023年2月8日
    2640
  • 微信小程序与H5的区别在哪里?

    微信小程序和H5(HTML5)作为两种移动应用开发方式,在近几年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应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和特点。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微信小程序和H5在技术特性、用户体验、开发成本以及推广渠道等方面的区别。 一、技术特性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它不需要下载和安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名称进入…

    2023年12月27日
    1110
  • 微信封号标准定了,两大禁区不能碰

     现在的社交可以说从以前一人一个QQ变成了一人一个微信 微信终于是超越了用户量7.8亿的QQ,直接干脆的突破了10亿大关。这么说吧,起码9成的智能机上,都有微信的存在。 但也并不是能够让人为所欲为的去使用的存在。有人的地方又要有规则的限制,对于一些不老实的,微信也会做出封号处理的。近年来有很多通过微信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漂流瓶等来进行一些灰色行为的存…

    2023年4月1日
    2570
  • 马化腾再次确认,微信放出大招,没有微粒贷的有福了

    大家都知道,马化腾多年以来定位在社交领域,当今手上两大得力干将分别是QQ和微信,十年前QQ可谓让马化腾在互联网圈中站稳了脚跟,十年后的微信亦是让小马哥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微信自上线短短七年时间,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发展的就相当猛,现在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十亿,就用户体量而言,几乎没有可竞争的对手,同时也造就了马化腾的辉煌时代。 不过江湖传闻,只要腾讯所到之…

    2022年5月10日
    28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